[logo_share_ap] 人民网 • 首页 • 党政[arrow2] □ 党网·时政 □ 人事 □ 反腐 □ 理论 □ 党史 □ 党建 • 要闻[arrow2] □ 经济·科技 □ 社会·法治 □ 文旅·体育 □ 健康·生活 □ 国际 □ 军事 □ 港澳 □ 台湾 □ 教育 □ 科普 • 观点[arrow2] □ 人民网评 □ 三评 □ 人民财评 □ 人民来论 □ 人民访谈 □ 人民体谈 • 互动[arrow2] □ 领导留言板 □ 强国论坛 □ 828企业服务平台 □ 人民投诉 □ “大思政课”云平台 • 可视化[arrow2] □ 视频 □ 图片 □ 图解 □ 灵境·人民艺术馆 □ 相约体彩 • 地方[arrow2] □ 京 □ 津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沪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渝 □ 川 □ 黔 □ 滇 □ 藏 □ 陕 □ 甘 □ 青 □ 宁 □ 新 □ 鹏 □ 雄安 • 民文[arrow2]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English[arrow2]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9] □ [20] □ [21] □ [taiy4] □ [maly] □ [xila] • 合作网站[arrow2] □ 毛主席纪念堂 □ 周恩来纪念网 □ 邓小平纪念网 □ 工会新闻网 □ 中国侨联 □ 学习强国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 旗帜网 □ 国家保密局 □ 科普中国 □ 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平台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人民消费”中消协教育基地 • 举报专区 • [rmwjia1] • [w] • [more2] • [sou1] • 登录 ● 退出 [logo_red] • [icon_more0]人民网+ • [icon_more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icon_more2]领导留言板 • [icon_more3]强国论坛 • [icon_more4]人民视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健康时报证券时报国际金融报网讽刺与幽 默中国城市报新闻战线人民论坛环球人物中国经济周刊民生周刊国家人文历史人民周刊人 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环球网海外网人民图片人民网研究院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人民云 人民网>>科普中国 这一年,人工智能“生成”精彩 本报记者刘 i 2023年12月28日07:5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icon_type]小字号 [rmrbhwb202] 新华社发 [1703709293] 新华社发 即将过去的2023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 发展的新浪潮。被赋予想象和可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也为各行各业的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大模型掀热潮 2022年底,美国公司“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大模型ChatGPT正式问世,并 在2023年引领全球“大模型热”。依托“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ChatGPT具备了多场景 、多用途、跨学科的任务处理能力。随着今年3月ChatGPT4.0版本上线,大模型的性能和功 能进一步提升。从做翻译、写文章到敲代码,在许多专业测试中,ChatGPT的表现已经与人 类不相上下。 在“大模型热”的带动下,包括谷歌、微软在内全球科技巨头相继“抬出”各自的人工智 能大模型。不久前,谷歌公司发布了人工智能模型“双子座”(Gemini);美国企业家埃 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也推出了人工智能模型“神交”(Grok)。 中国在大模型领域拥有良好的算力等基础,具备广阔市场。今年,中国企业掀起“百模大 战”,国产大模型频频亮相、加速迭代。数据显示,中国有至少130家公司研究大模型产品 ,其中10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超过10个,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近80个, 大模型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梯队。 今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大模型“通义千问”。目前,“通义千问”已开源18亿、70亿、 140亿、720亿参数的4款大语言模型以及视觉理解、音频理解两款多模态大模型。阿里巴巴 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说,阿里巴巴将提供稳定高效的人工智能基础服务体系,为全行业 训练人工智能、全社会使用人工智能打造坚实的基础底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认为,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研发 和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 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势头强 劲,已经实现各类应用场景落地,产品形态和应用边界也在持续拓宽。” 赋能千行万业 近日,《自然》杂志公布2023年度科学人物,ChatGPT因其给科学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改 变而榜上有名。非人类跻身科学人物排行榜,这在《自然》杂志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人工智能的赋能,为千行万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表示,在短 期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将加速进入各类垂直行业领域;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产业融合发展是主要趋势,具备身体、小脑和大脑的具身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核心产 业之一。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企业应用研究》预测,2035年,中国约85%的企 业将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领域率先采用,其采用 率分别达到82%、90%、65%和53%。 基于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医学团 队采用“平扫CT+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大规模胰腺癌早期筛查,为攻克“癌症之王”的筛 查难题作出了贡献。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向全球医生和研究人员开放。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说,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 融合应用提高了工业自适应内容生成的可塑性。持续学习和迭代优化、无界的自动化创新 、前瞻的预测性维护、无缝集成的智能制造、共创未来的人机协作等都是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具体表现。 在与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融合与共生中,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 式。张欣说,人工智能的通用潜能不仅会赋能具体的行业,还会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 融合,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场景。 “人工智能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新型技术底座和基础设施的效 应,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场景的创新和升级。”张欣说。 全球治理提上日程 日前,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 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 今年以来,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着手开展人工智能的治理 工作。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伦理和人道主义层面的冲击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 军事、社会等领域带来的复杂影响,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人工智能的跨国界合 作与规范性治理显得尤为迫切。 张欣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化了传统安全问题,例如使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更大挑战。与 此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型风险,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生成虚假信息,歪曲科学知识、 传播错误信息,还有可能出现新的劳动替代风险和新的数据安全风险。因此,面向人工智 能的监管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变革和迭代,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变化。 今年10月,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 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全 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建设性解决思路。 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年4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 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 应用、国际合作,同时明确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尊 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规则制定,并呼吁通过基 础设施、人才培训、联合研发、市场交流等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展开国际合作和援助。张欣 表示,这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大国担当。在2024年,全球范围内预计会 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制度围栏”。 [kplogo]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邢郑、吴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share] 客户端下载 • [icon_do]人民日报 • [icon_do]人民网+ • [icon_do]手机人民网 • [icon_do]领导留言板 • [icon_do]人民视频 • [icon_do]人民智作 人民日报社概况| 关于人民网| 报社招聘| 招聘英才| 广告服务| 合作加盟| 供稿服务| 数据服务| 网站声明| 网站律师| 信息保护|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 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_py2] [copy_icon1] [copy_icon2] [copy_icon3] [copy_icon4] [wzahg] • 评论 [share_bbs]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sj_wx]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sj_wb] 报道全球传播中国 [sj_ks]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