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家系列:擁抱人工智能還是保持警惕? | 香港科技大學 • 公告 • 資訊 □ 學生 □ 教職員 □ 傳媒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 逸夫演藝中心 • 活動 • 到訪科大 • 捐贈 • 校友 • 人才招聘 • 內聯網 □ 學生內聯網 □ 教職員行政內聯網 Search Button A A A • Eng • 繁體 • 简体 HKUST Logo HKUST Logo • 關於科大 □ 大學策略發展計劃 □ 管治組織 □ 政策 □ 使命與理念 □ 科大故事 □ 里程碑 □ 領導團隊 □ 資料及數據 □ 獎項 □ 排名 □ 高層管理人員 • 科大新聞 • 學術概況 □ 理學院 □ 工學院 □ 工商管理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跨學科學院 □ 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 □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 • 入讀資訊 □ 體驗科大 □ 入讀本科生課程 □ 入讀研究生課程 □ 訪問學生 □ 學生交流 □ 獎學金、助學金和保險 • 校園生活 □ 身心健康 □ 科大生活 □ 社區外展 □ 藝術與文化 □ 學生活動 □ 學生故事 • 科大研究 □ 研究基建設施 □ 大灣區 □ 知識轉移 □ 研究重點 □ 全球挑戰 □ 科研新聞 □ 本科生研究計劃 • 科大創業 □ 創業知識 □ 創業意念 □ 創業實踐 □ 成功故事 □ 創業新聞 • 環球連繫 □ 環球連繫 □ 內地聯繫 □ 環球合作夥伴 □ 學生交流 HKUST Logo • 關於科大 □ 大學策略發展計劃 □ 管治組織 □ 政策 □ 使命與理念 □ 科大故事 □ 里程碑 □ 領導團隊 □ 資料及數據 □ 獎項 □ 排名 □ 高層管理人員 • 科大新聞 • 學術概況 □ 理學院 □ 工學院 □ 工商管理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跨學科學院 □ 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 □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 • 入讀資訊 □ 體驗科大 □ 入讀本科生課程 □ 入讀研究生課程 □ 訪問學生 □ 學生交流 □ 獎學金、助學金和保險 • 校園生活 □ 身心健康 □ 科大生活 □ 社區外展 □ 藝術與文化 □ 學生活動 □ 學生故事 • 科大研究 □ 研究基建設施 □ 大灣區 □ 知識轉移 □ 研究重點 □ 全球挑戰 □ 科研新聞 □ 本科生研究計劃 • 科大創業 □ 創業知識 □ 創業意念 □ 創業實踐 □ 成功故事 □ 創業新聞 • 環球連繫 □ 環球連繫 □ 內地聯繫 □ 環球合作夥伴 □ 學生交流 • 資訊 □ 學生 □ 教職員 □ 傳媒 • 內聯網 □ 學生內聯網 □ 教職員行政內聯網 • 公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逸夫演藝中心活動到訪科大捐贈校友人才招聘 A A A Eng 繁體简体 Please select a category: ( ) 學術文獻庫 (*) 站內 UST Search [ ] [搜尋] Please select a category: ( ) 學術文獻庫 (*) 站內 UST Search [ ] [搜尋] 導航連結 1. 首頁 2. 科大新聞 3. 領袖思維 4. 專家系列:擁抱人工智能還是保持警惕? 專家系列:擁抱人工智能還是保持警惕? 2021-04-27 「機器有思考能力嗎?」早於上世紀四十年代,計算機科學先驅艾倫 圖靈已提出上述問題 。自此,圍繞機器學習的議題至今未止。近十年來,人工智能(AI)的應用一日千里,人類 應如何面對AI的不確定性?身為這個領域的知名專家,馮雁教授一向致力提倡在符合道德 的大前提下廣泛使用AI。在這篇專訪中,馮教授闡釋了AI的優點和潛在威脅;但叫她關心 的是大眾對AI的一些常見謬誤,可能會窒礙這個領域的發展甚至人類的進步。 AI 創造而非淘汰職位 AI 高速發展,促成工業增長和自動化,不少工種因而消失或式微,像消毒機械人取代了清 潔工人、機器代替了收銀員等。這股威脅儘管看似來勢洶洶,但馮教授認為只是工業化過 程中的自然現象,不足為慮。 她說:「一如工業革命,我們身處的數碼年代也在創造新的職位,程式設計員就是最佳例 子。智能手機出現前,這種工作並不存在。應用程式興起,便催生了以千萬計的相關工作 機會。   「我們必需把 AI視為改善生活質素的工具,善用 AI,不是抗拒它。」 就像各種針對新冠肺炎疫苗注射計劃的陰謀論,馮教授認為:「社交媒體充斥著大量有關 新科技的錯誤資訊和謠言。人們作出毫無根據的揣測,不少都是子虛烏有。我有些家人也 深信不疑。放眼全球,反疫苗的人其實是將人類置於險境。」 她說:「機器本身沒有意識。這年頭,很多人抗拒學習新知識,實屬不幸!如你願意多聽 多看,就會知道大部分謠言缺乏邏輯。」 馮教授直言在先進的科技世界裡,學生必須從小接受STEM教育,因為邏輯訓練和批判思考 可以幫助我們區分錯誤資訊,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恐慌。 ━━━━━━━━━━━━━━━━━━━━━━━━━━━━━━━━━━━━━━━━━━━━━━━━━━━━━━━━━━━━━━━━━━━━━━━━━━━━━━━ 相關文章 科大、體院攜手研發助單車隊提升競爭力 2021-04-23 科大、體院攜手研發助單車隊提升競爭力 ━━━━━━━━━━━━━━━━━━━━━━━━━━━━━━━━━━━━━━━━━━━━━━━━━━━━━━━━━━━━━━━━━━━━━━━━━━━━━━━ 發明到應用週期縮短  隱伏禍患 在一般人擔憂「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當兒,馮教授反而認為AI 的潛在威脅,源於研發各 類系統的過程欠缺適當制衡。 埋首人工智能三十載,馮教授直言以往業界較少思考AI 的應用操守問題,因為大部分項目 仍處於研究階段,情況直至近年AI獲廣泛應用才有所轉變。 她解釋說:「從發明到應用一項技術普遍需要10年的光景,讓科研人員有機會深思當中的 影響;但現今的產品週期大幅縮短,欠缺充足時間制定應用規範和評估影響。模擬真人說 話和解答問題的GPT-2語言模型,就是一個現成例子。」 「假如人類不妥善控制這類語言模型,機器就可以製造出帶有性別和種族歧視的語句,提 供錯誤答案。若以機器模擬真人專家解答醫學問題,那就是真正的危機。」 馮教授指出,由於錯誤資訊會經人工智能廣為傳播,機器犯錯或會引發災難。 她說隨著AI 的獨立性越來越高,人類必須掌握技術的生產和加緊監察,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需要制訂較完善的機制,以監管AI系統的生產及風險。因此,如何減少AI系統的潛 在風險成了新興的研究專題,很多博士生修讀相關課程。這也會衍生新的工作機會!」馮 雁教授 監管法規  東西大不同 談到規管人工智能的法規時,馮教授發現東西方的觀點可謂南轅北轍,非常有趣。 「西方文化和科幻小說經常把 AI描繪成令人驚懼的『反烏托邦』力量;亞洲社會反而對AI 的態度較為正面,像我們熟悉的多啦A夢,就是可愛可親的漫畫角色。」 「在東方,佛教和神道教重視宇宙的和諧,人不凌駕其他物事,強調人在大自然當中根本 微不足道。」 文化以外,宗教也有其影響力。 「根據西方傳統,基督認為人類負責『管理大地』。舉例說,在我最喜歡的科幻電影《銀 翼殺手》中,人造人計劃殺掉自己的創造者。換言之,人工智能嘗試以神自居,取代人類 。這是一場關乎存在的鬥爭,當中有很多宗教隱喻。」   「由於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有別,歐、美的相關法規較為嚴厲,用字也嚴謹,會 訂明AI的禁止使用範疇;反觀東方,則鼓勵分擔責任、公開合作和自我規管。」 ━━━━━━━━━━━━━━━━━━━━━━━━━━━━━━━━━━━━━━━━━━━━━━━━━━━━━━━━━━━━━━━━━━━━━━━━━━━━━━━ 相關文章 科大研發出世界首隻具有三維視網膜的球狀人造眼 2020-06-09 科大研發出世界首隻具有三維視網膜的球狀人造眼 ━━━━━━━━━━━━━━━━━━━━━━━━━━━━━━━━━━━━━━━━━━━━━━━━━━━━━━━━━━━━━━━━━━━━━━━━━━━━━━━ 善用AI改進醫學保健模式 放眼未來,馮教授認為精準醫學將是廣泛採用AI的行業,利用機器學習尋找治病方法,會 成為重要的研究範疇。 她說:「科研人員可以研究DNA序列,為癌症病人策劃較理想的治療計劃。因此,精準醫學 是我們應該全力開拓的領域。不過,要讓AI或機器學習發揮效果,仍然需要大量數據配合 。」    馮教授續說,要提升機器學習的成效,必須在病人同意下加強收集數據,並設立機制監察 實施情況。在發展和應用機器學習上,仍有大量工作需要處理。她深信AI將重塑病人護理 模式,使醫學界受惠,但歸根究柢,馮教授重申: 「AI 的發展不能脫離人本!」 不容錯過! 訂閱科大通訊,緊貼我們的最新發展及活動。 Email [ ] [訂閱] 主題 人工智能 STEM教育 自動化技術 健康 subscribe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輸入你的電子郵箱 [ ] [訂閱] 搜索關鍵字 [ ] [Submit] 新聞分類 新聞分類 STEM教育 創業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多元及平等機會 大學公告 大學發展 大學盛事 大灣區發展 學生發展及生活 教與學 獎項及排名 研究與創新 社區參與及可持續發展 藝術與創意 領袖思維 推介主題更多主題 推介主題 工程 跨學科 可持續性 多元 研究 商業 國際 創新 教育 獎項 學生發展 年份 按年份瀏覽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閱讀更多 科大與世界經濟論壇首個大中華區領導力發展課程圓滿結束 領袖思維 科大與世界經濟論壇首個大中華區領導力發展課程圓滿結束 女性眼中的藝術世界 領袖思維 女性眼中的藝術世界 STEM女教授的至理明言 領袖思維 STEM女教授的至理明言 專家系列:探索最暗黑之謎 領袖思維 專家系列:探索最暗黑之謎 學院、課程事務處及研究院 • 理學院 • 工學院 • 工商管理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跨學科學院 • 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 •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 部門 A-Z • 學術部門 • 學術課程 • 行政部門 • 科大社交平台及應用程式 A-Z 資源 • 校曆 • 品牌管理指引 • 品牌簡報設計 • 校園地圖 • E-Board 管理指引 • 教授簡錄 • 常見問題 • 多媒體 • 社交平台指引 • 網站指引 聯絡我們 圖書館 Caring Company Web accessibility 學院、課程事務處及研究院 • 理學院 • 工學院 • 工商管理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跨學科學院 • 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 •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 部門 A-Z • 學術部門 • 學術課程 • 行政部門 • 科大社交平台及應用程式 A-Z 資源 • 校曆 • 品牌管理指引 • 品牌簡報設計 • 校園地圖 • E-Board 管理指引 • 教授簡錄 • 常見問題 • 多媒體 • 社交平台指引 • 網站指引 聯絡我們 圖書館 Caring Company Web accessibility • 無障礙瀏覽 • 私隱政策 • 網頁地圖 © 版權屬香港科技大學所有 關注香港科大 Facebook social media iconLinkedIn social media iconInstagram social media icon Youtube social media iconTwitter social media iconWechat social media icon Tencent social media iconXiao Hong Shu social media iconZhihu social media icon Weibo social media icon • 無障礙瀏覽 • 私隱政策 • 網頁地圖 關注香港科大 Facebook social media iconLinkedIn social media iconInstagram social media icon Youtube social media iconTwitter social media iconWechat social media icon Tencent social media iconXiao Hong Shu social media iconZhihu social media icon Weibo social media icon © 版權屬香港科技大學所有 關閉 接受 我們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分析網站流量,個性化內容以及投放有針對性 的廣告。閱讀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s以及如何通過單擊Cookies設置來控制它們的信息 。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了解更多